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启程奔赴南极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10-12 【字号: 小  中  大   

  新华网上海10月11日电(记者崔静 张建松)伴随着一声悠远雄浑的长鸣,我国唯一一艘极地考察船“雪龙”号11日上午10时许驶离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考察专用码头,搭载着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员启程奔赴南极。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由251名队员组成,包括长城站考察队员60人,中山站考察队员84人,昆仑站和格罗夫山内陆考察队员30人,南大洋考察队员13人,国际合作2人以及船员等随船人员62人,这是除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一次,其中166名考察队员乘坐“雪龙”号从上海港出发,其余人员将在沿途登船或乘飞机前往南极。

  按照计划,“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后,将经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港停靠补给后,到长城站卸运物资,再经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加油、加水补给后,到中山站卸货。在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后,拟定于2010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领队袁绍宏表示,在为期近180天的考察期间内,考察队将执行59项科学考察任务,是中国南极考察历史上任务最重的一次。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的常规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外,将重点进行昆仑站和格罗夫山的内陆科学考察。

  我国于2009年初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考察队员将进行深冰芯钻探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昆仑站构筑深冰芯钻探的场地,同时继续开展中山站至冰穹A断面的冰川学观测、冰穹A天文台址测量和天文观测以及测绘学考察,并将完成昆仑站的二期工程,包括安装调试污水处理等设备。

  南极格罗夫山哈丁山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南极特别保护区”。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我国科考队员将在格罗夫山地区进行第5次科学考察,对格罗夫山的暴露年龄、新生代沉积岩及其孢粉、地质构造、现代冰雪界面环境化学及生态地质学等进行研究,对格罗夫山冰下古沉积盆地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在核心地区进行测绘,同时在格罗夫山区收集陨石。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