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际动态
新发现有助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
  文章来源:新华网 蓝建中 发布时间:2014-09-19 【字号: 小  中  大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最新发现显示,这一病症发病前,脑内神经细胞的蛋白质就会出现异常,根据这一机理,未来有望研发新的治疗药物。

  迄今的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出现异常蓄积导致脑细胞受损是致病原因。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研究人员在《人类分子遗传学》期刊上发表的报告说,他们通过基因操作,培育出会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实验鼠,然后分析了实验鼠发病前脑组织内活跃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结果发现在17种蛋白质中,有一种称为“MARCKS”的蛋白质在出现β淀粉样蛋白之前就活跃发挥作用,这种蛋白质的量与正常实验鼠相比明显较多。

  研究小组调查发现,“MARCKS”蛋白质会引起称为磷酸化的化学反应,导致突触出现异常。突触是神经元的结合部,负责传递视觉和听觉等各种信息。

  研究小组认为,正是由于突触出现异常才导致记忆障碍,这应该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最早期病状。研究人员利用蛋白激酶C抑制剂遏制这种蛋白质发挥作用后,发现突触就恢复正常。

  这一成果掌握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发病前和β淀粉样蛋白蓄积前的最初期病态。研究小组带头人冈泽均说:“这一结果将有助对阿尔茨海默氏症进行早期诊断并且开发治疗药物。”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