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求知若渴

王娜台长作天文知识讲座。 新疆分院供图
金秋季节,瓜果飘香,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应中科院新疆分院驻巴西恰瓦格村工作组组织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台长王娜一行五人于近日来到墨玉县民汉中学和加汗巴格乡中学,分别给双语班和民语班的师生们带去了以“人类生存的宇宙”为主题并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天文学讲座、展板和系列科普宣传材料。
这是中科院新疆分院第二批驻村工作组为了促进发展南疆贫困县乡中小学教育,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当中普及宇宙科学知识及航空航天技术,增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开拓他们的视野,并为他们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良好氛围的又一举措。
墨玉县民汉中学有610多名学生,双语班的同学主要来自墨玉县各乡村小学,95%以上是维吾尔族农民的孩子。加汗巴格乡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学生以维吾尔族农民的子女为主,对这些从小就生活在贫困、边远、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的孩子们而言,听天文学方面的科普报告、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还是第一次。
王娜和加尔肯博士用孩子们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诠释宇宙的奥秘。“太阳的能量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他行星也有生命存在吗?”“你见过不明飞行物(UFO)吗?”……
在面对面交流中,科学家发现,农村的孩子们在数理化天地生方面还没有完全过关,知识面还不够宽。他们鼓励孩子们不但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主动学习好课堂外的科学知识。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11-03 第5版 创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