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海纳百川塑辉煌 胸怀天下济苍生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彭科峰 发布时间:2014-10-31 【字号: 小  中  大   

  面向公众:科学思想在开放中惠及大众

  “科教协同育人系列行动计划”是中科院“开放兴院”中一次颇具新意的尝试。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话来说,教育界和科技界为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多家高校负责人来到中科院,与研究所的同志共商合作大计,“这在中科院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12年,21所“211工程”高校和中科院31个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设10个具体项目,首批将有80余个中科院研究所、50余所高校参加,中科院将开放约300个国家级、院级重点实验室,接收高校学生的科研实习;每年将有1800多人次的院士、科学家、教授到高校授课,到中学开设科普讲座,将有15万名以上的研究生、本科生从中受益。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此大加赞赏。她评价说,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有利于搭建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和沟通桥梁,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推动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是国立科技研究机构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科院“开放兴院”的重要象征之一。2004年5月16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在丝丝细雨中迎来了她的第一个中科院“公众科学日”。

  10年间,“公众科学日”的活动规模日益增大。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得以实现与科学实验设施、科研人员的零距离接触,参观走访中科院各个重点实验室。

  10年间,“公众科学日”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2014年的“科学日”活动还组织了中小企业专场活动、“用手机把科学带回家”等活动,满足国家公务人员、大中小学生、企业工作人员、普通市民等不同社会群体的各种需求,搭建科学与公众的沟通平台。

  “中科院有着值得骄傲的历史,也有着令人激动的良好发展前景,但我们不能关起门来自我陶醉,不能划地为牢、自我封闭。”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如是说。

  “过去有‘大科学院’‘小科学院’的说法,我看只有一个中国科学院,这就是‘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是全国人民的科学院,而不是一个封闭的科学院。”这道出了白春礼院长的心声。

  服务地方:科研成果在开放中加速转化

  “科学院应该更加地开放,一是用好科学院系统内的智力;二是要更多地和大学、企业和外部更好的结合,通过这样开放的方式使科学院办成全国人民的科学院。”白春礼院长这样表示。

  1986年,中科院与国家计委、国家经委首次联合发布了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文件,20余位院士提出了科技界与大企业紧密合作的倡议。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科院全面推进与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的合作,支持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实施西部行动计划、东北振兴计划、科技援藏、科技支新等工程。与地方共建研究机构、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科技园,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与大学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承担国家基础研究项目等。积极推进院所投资企业与社会要素结合。

  据中科院《2010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统计报告》统计显示,全国院地合作项目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的,就有16个地市。

  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院落户嘉兴十年间,已建立22家工程中心,集聚600多人的科研队伍,走出了一条从“产品研发到示范应用到规模产业化”的嘉兴模式,成为中科院院地合作的成功典范。

  夏洋是中科院微电子所的研究员,由他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研制了包括多晶黑硅电池、原子层沉积生产用设备在内的一系列首创产品。目前,像科民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在研究院内共有26家,全部是由科技人员自主创立,注册资金1.3亿多元。

  作为中科院成果转化的试验田,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在落户嘉兴科技城的10年间,引进了17家中科院研究所,集聚起一支由117名博士和129名硕士为主导的科研队伍,在重大项目引进、新兴产业培育和重大专项入户等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连续4年项目和成果转化实现新增产值超过100亿元。

  走出国门:科学之花在开放中绽放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彼时,钱学森、李四光等一大批海外英才学成归国,投身我国的科技事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成为中科院各研究所的中坚力量。成立之初,中科院就对海外人才一直抱着开放的态度。

  上世纪70年代初,中科院率先启动了对外交流的步伐。彼时,中科院组织了一个10人的代表团,访问美国和英国等4个国家,重新打开了中国科学和世界科学交流的大门。

  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的合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1974年,时任马普学会主席的吕斯特教授率代表团访问中国,与中科院达成口头协议:每年接收2至4名中国科学家到马普学会的研究所进修1到2年。双方学术交流由此开始。1978年,中科院与马普学会签署了《中国科学院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科学合作协议》,确定双方在更广泛的科技领域进行深入的合作,支持更大数量的中德科研人员交流互访。

  据统计,1976年到1979年,通过与德国马普学会合作,在洪堡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向德国派遣访问学者和留学生150人,开启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向国外派遣访问学者和留学生的先河。

  40年来,中科院与马普学会的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合作规模由最初的若干人到德国进修,发展成为每年800多人次的交流量。

  如今,中科院与马普学会的合作被誉为国际科技合作的典范,得到了两国科技界的广泛认同。

  2005年,中科院开始实施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2006年,中科院与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组织75个团队开展项目合作。2009年,中科院实施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计划和外籍青年科学家计划。这一大批人才交流计划,正是中科院开放的象征。

  这样的例子在中科院还有很多。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工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EAST)、中美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中国要解决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科技合作。”白春礼院长如是说。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10-31 第9版 风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