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科学》发表上海科学家有关工作记忆新发现
【文汇报】“最强大脑”有神经科学基础
  文章来源:文汇报 许琦敏 发布时间:2014-10-28 【字号: 小  中  大   

  “最强大脑”中“一目十行”的神人现象,有着神经科学的基础。记者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悉,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该所李澄宇课题组用先进的光遗传方法,证明了工作记忆这一核心认知功能所使用的脑区是大脑内侧前额叶,但习得之后则会转去别的脑区执行任务。

  李澄宇关注的是工作记忆——一种用“秒”来衡量的重要的短时记忆。“它就像电脑里的临时缓存,存放着很多思维的中间结果。”李澄宇解释,比如心算17×24,工作记忆强的人,就能把中间结果存在大脑里,直到得出最终结果。事实上,很难找出一个不需要工作记忆参与的任务;前人的研究表明,工作记忆的好坏和人类智商的高低直接相关,工作记忆缺陷也常出现在老年痴呆、中风、脑衰老等的过程中。

  以前,科学家只知道工作记忆存在于大脑内侧前额叶,由于实验手段不足,不清楚其中的工作原理。如今,李澄宇课题组利用激光,把对神经细胞的控制精确到秒级,终于确证了大脑中的这群前额叶皮层细胞的功能。“它们只负责工作记忆行为的存储,对抉择行为没有影响。”他说,而且,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延迟期间的活动只在学习阶段起作用,所以一个人工作记忆能力的强弱,与是否学得快也许有关系。

  “人类的大脑前额叶占皮层的30%,黑猩猩为20%,而猴子只有10%。”李澄宇说,虽然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但与工作记忆相关的前额叶,很可能对人类的智能行为起过不小的作用。

  (原载于《文汇报》 2014-10-28 07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