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学术会议

5月19日水生所学术报告预告

2021-05-14 水生生物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时间:5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10:00

  地点: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3号实验楼2楼报告厅

  报告专家:曾永平 教授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

  报告题目:典型有机污染物的人体暴露风险评价

  专家简介:曾永平,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院长。曾任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201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等。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资助;2007,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入选广东省第四批“南粤百杰”计划。目前,担任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主编,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副主编;曾任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编委(2011-2020),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HydrologyTrends in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副主编,Chemosphere编委等。2018年,当选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会士。长期从事环境地学与环境化学研究,在有机污染物的区域环境过程和人体暴露风险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构建了新型被动采样方法体系,为系统研究污染物的区域环境迁移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阐明了人为活动对有机污染物在近海环境中演化归趋的影响机制;精细评估了有机污染物的水生物与人体暴露以及潜在健康风险。已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90多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40多篇),其中在ES&T上发表论文60多篇(第一/通讯作者为40多篇)。主编中文专著4部、英文专著2部,获授权国内发明专利5件、国外专利6件(均为第一发明人);论文总他引14000多次,并入选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ISI)基本科学指数(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环境和生态高引用率科学家目录、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Elsevier出版)。

  邀请人:周炳升 研究员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