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60年,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几代中国科学院人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前仆后继,风雨兼程,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留下的光辉足迹,将永载史册。
历史不会忘记,当年那些怀着拳拳报国之心,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和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献给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这其中,有多少杰出的人物,又有多少感人的故事。为了纪念老一辈科学家为科技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展现中国科学家光辉照人的形象,激励更多的后来者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国科学院院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编辑出版这本报告文学集。收入文集的10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千千万万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我国科学家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报告文学集现在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写作的过程是艰苦的。参加写作的10位作者大都对科学家的专业知识不太熟悉,加上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为了搜集相关资料,他们与科学家或科学家的亲属、同事进行深入交谈,经常废寝忘食,四处奔波,甚至连节假日都没有休息。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才开始进行创作。初稿完成后,为了做到精益求精,在提交科学家本人或亲属审阅的同时,我们还专门召开了统稿会对初稿进行讨论交流。根据科学家和统稿会议提出的意见,作者们又进一步对原稿作了结构调整和文字加工,使作品更加生动感人。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的亲切关怀和指导,得到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蒋协助、副主任汪克强,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洪三国,江西高校出版社社长邱少华、总编辑赵诗安、副总编辑陈东林的大力支持。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夏申江副主任、尹汉胤处长、张绍峰同志对选派报告文学作家的工作给予了热情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科学家及其亲属的密切配合和具体帮助,感谢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刘东峰副处长,相关研究所的联系人刘力、姚庆筱、吴天骄、崔桂云、张维、杨云珊、杨济华等的热情帮助。感谢有关科技工作者给作品提供了大量创作素材。
感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郭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