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副刊专题 > 《科苑艺术》第一期 > 文化广场
一框专题邮集的缘起与前景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14 【字号: 小  中  大   

集邮,深入的理解应该是收集、整理、研究邮票及相关的邮品。而目前相当多数的集邮爱好者,仅仅是买来邮票年册往书柜里一放,就很少过问了。严格说这还不能算是集邮,只能算是一种储存。集邮怎样才能真正入门,怎样才能逐步提高,怎样才能获得知识,怎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搞专题集邮,自己动手制作专题邮集。而专题邮集里初编纂者从一框专题邮集入手,应该是一条捷径;对于功成名就的五框八框专题邮集的作者,返璞归真回过头来搞搞一框专题邮集,应该是一种别样享受。

专题集邮中成就出的专题邮集,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以往但凡有资格参加市级以上邮展的专题邮集,往往都得五框即80个贴片。这就对邮集的作者,从邮品的数量到质量都提出了很高、很难的要求,国际集邮联合会这一高标准的规格,虽然也促生了一批优秀的大部头专题邮集,但也把众多专题集邮的爱好者吓至门外。国际集邮联合会逐渐意识到,应吸引更多的集邮爱好者踊跃参加到集邮的队伍里来,遂于2003年发布了《一框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其文开门见山地宣布:“一框展品的目的和初衷是为了鼓励新的集邮展览参加者,同时也为集邮展览的老手提供一个在某些主题或者专题上编组邮集的机会,而这些主题或者专题是不可能在超过一框以上规模所能够展示和处理好的。”紧接着,2004年5月14日,北京市集邮协会率先在我国制定公布了《一框类集邮展品评审总规则》,以此为发端,一框类集邮展品特别是一框专题邮集在北京乃至全国蓬勃发展起来。

10年前,一框邮集几乎不被人们看作是正规的邮集,似乎是五框的邮集一时还做不成,临时先弄个一框的过渡一下吧!这些年的实践,由于一框邮集容量小,自然资金、精力等各方面的投入相对少多了,这就吸引了大量的集邮爱好者,特别是初做邮集的朋友们加盟,使得集邮更加大众化、平民化,这也正是国际集邮联合会乃至各级集邮组织的期盼。以2008年南昌全国邮展为契机,一框邮集迅速走红,不仅初编集者钟爱,获得高奖的集邮家们也纷纷涉足,因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而精不宜,小而精更难。一框专题邮集,由于它涉及百科知识,方方面面的集邮爱好者都能找到目标、都能展示才华、都能竞技折桂。看看在南昌邮展上获得高奖的一框专题邮集,每一部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绝非等闲之辈所能。一框邮集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一框专题邮集更是其中的主力军,风景这边独好!(王渭)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