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散文欣赏
纪念陈封怀教授逝世廿周年
——问道故乡何处在 园林无处不为家
  文章来源:华南植物园 发布时间:2013-04-27 【字号: 小  中  大   

著名植物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封怀教授是我国现代植物园奠基者。他的一生与植物园事业的命运休戚与共,我国现代植物园的建立和发展是与他的名字及汗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陈封怀教授于1921年就读南京金陵大学,1925年转入东南大学,1927年毕业进入清华大学任助教,1931年进入胡先骕教授创建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1934年考取公费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植物园,攻读植物园学和园艺学,1936年回国后在庐山森林植物园任园艺技师,抗战时参加云南农林植物所的工作,1953年筹划建立杭州植物园,1954年协助规划设计建造南京中山植物园,1956年参加筹建广州华南植物园,1958年任武汉植物园主任,1962年受陈焕镛院士的邀请到华南植物研究所任副所长兼华南植物园主任,1983年任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正如他在《忆童年》一诗中所记述的:“七十年来建园圃,江南江北度生涯。问道故乡何处在? 园林无处不为家。”陈老鞠躬尽瘁,一生以中国植物园的建设事业为己任。他工作的每一次调动都表明一个新的植物园的建立,也意味着他又要放弃已经安定的生活环境,失去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作基础。但是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去接受新的挑战,又重新开始新的创业。

我国建立的许多植物园都有他的足迹,有的请他审查规划、有的亲临指导……。陈老以园为家,任劳任怨以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植物园建设和植物科学研究事业。

陈老是植物学家也是优秀的外事活动家,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外国科学家和朋友。早在上世纪卅年代在英国留学时期,他在世界著名分类学家史密斯教授的指导下在爱丁堡植物园研究报春花科、菊科的分类,以及现代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随后又到邱皇家植物园、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的各大标本馆作短期研究,走访了几乎所有欧洲著名的植物园,从中领悟到西方庭园建设的文化与美学内涵,从而结识了许多著名的外国植物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代表中国植物学工作者访问过泰国、西非、加纳、摩洛哥等国,1963年应朝鲜邀请参加了平壤中央植物园的建设,1981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九届国际植物园大会上被推选为国际植物园协会常务委员。我有幸曾在1976年跟随陈老参加中国科技代表团出访泰国,陈老任副团长。陈老学识渊博,已经76岁的他还应邀在泰国国家科技中心和普密蓬水库挥锄植树留念,当时他那娴熟的园艺技术令在场的科学家同行十分钦佩和赞叹不已。

著名作家秦牧和诗人屠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多次访问了陈老,秦牧在《花城桂冠上的宝石》(广州日报1986年4月5日)一文中说:“陈封怀教授是清末著名画家陈师曾的儿子。由于家学渊源,他不但是著名的植物学家,而且还是相当出色的画家和诗人。”正因为陈老擅长书画诗赋,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园林科学知识,以至于在他几十年里能建造出一座座不同情趣、风格各异的植物园,而且一座比一座出色,华南植物园的《龙洞琪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从他给我们留下的许多画作和不少诗文中可见一斑,这些是艺术和科学结合的典范。

“植物学家丹青手,一身二绝堪有双?”在此特甄选出几首在他晚年时咏诵植物园(所)的诗作以作纪念。

一、

祝贺中山植物园建园五十周年

       一九七九年秋

天命之年建“中山”,三十春秋立园纲。

忆昔当年迁移苦, 今逢四化上金坛。

宇宙天空天外天, 园林绿化园中园。

春去秋来四时景, 花香鸟语听杜鹃

二、

华南植物园赞

一九八三年夏

(一)

海上生明月,华南出园林。    

气候温和地,终年四季青。

池边设水榭,中有翼然亭。

仰望白云雨,俯视如画屏。

(二)

孑遗水松种,世界得盛名。

椰林成大道,睢园绿竹径。

蒲岗保遗迹,濒危种安存。

丘陵起伏趣,远近听林声。

(三)

荫棚兰蕙蕨,袅窕姿态形。

建设草药圃,继承李时珍。

草地英英软,环抱树成荫。

暇期天晴日,游客多如鲫。

有感建此园,研究奠基地。 

三、

祝贺庐山植物园建园五十周年纪念大会

一九八四年八月

(一) 春到人间看杜鹃,奇芳异菲在眼前。

不识庐山真面目,到园自觉天外天。

老树延年数十春,坎坷岁月到如今。

苍松不畏寒冬冷,待到春风又发新。

(二) 旧地重回看故园,日换星移人变迁。

山河未改天时在,重新发展天外天。

江湖矗立名园出,半世建园是壮年。

时近中秋赏红叶,同欢庆祝月正圆。

四、

祝贺华南植物所建所六十周年纪念

          一九八八年夏

大树育成非朝夕,端赖水土能长成。

建所兼园六十载,坎坷岁月志成城。

综合研究求实践,理论结合再创新。

继往开来重改革,跻身国际高水平。

五、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成立五十周年纪念

一九八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天命之年建新园,开辟荒地璞玉成。

借得春风来相助,桃李花香远近闻。

滇南滇北资源富,崇阿风景吸引人。

四季如春花木茂,人杰地灵事业兴。

祝园今日纪念会,前途无量睢园春。

六、

忆童年

一九七六年秋

白下街头照晚霞,鱼塘菜圃有桑麻。

忆昔童年游乐地,放学归来摘野花。

七十年来建园圃,江南江北度生涯。

问道故乡何处在,园林无处不为家。

“形归玉宇琼楼云阶月地,影系瑶林珞圃牯岭南园。”这副由程用谦教授题写的挽联形象地概述和赞颂了陈老几十年来无怨无悔地转战南北,为中国各大植物园建设献出自己毕生精力的这一高尚品格,令后人为之动容、为之钦佩。就在陈老病危的最后时刻,他还对华南植物园、中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来探望的同志们说:“你们一定要把植物园建设好。”1993年4月13日,陈老以九十三岁高龄乘清风而去,但这位老科学家的名字却永远长留在祖国众多园林之中。在松柏参天的庐山植物园,在幽兰飘香的杭州植物园,在翠飞清流的南京中山植物园,在荷香滿园的武汉植物园,在椰林成荫的华南植物园,我们每天仿佛都能看到这位滿头银丝、带着红润笑脸的长者,他那超凡脱俗的身影飘逸在华南园所特有的景色与旖旎风光中。因为这里有着他曾经付出的终生辛劳和汗水的土地啊! 我们似乎看到他还在喃喃吟诵自己的诗句:问道故乡何所在,园林无处不为家。

1976年陈封怀率中国科协代表团访问泰国,在泰国树木园植树留念

1980年陈封怀在华南植物园接待英国皇家协会一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