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散文欣赏
地坛之行
  文章来源:声学研究所 王文博 发布时间:2011-03-07 【字号: 小  中  大   

以前去过天坛,除去“祈年殿”和“回音壁”,其他什么名字也记不住了。不过天坛的“圆”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圆的围墙,圆的祭坛。当时的我并未意识到这样的设计是在践行“天圆地方”的思想,直到最近到过地坛,我恍然大悟,地坛确实太方方正正了。

两块钱的票价比天坛便宜不少,我也就不期望太多,进去转转就好。不用进门就感受到里面的冷清,入园的人本来很少,大多是老年人,拿着六块钱买的月票,我又一次真切的目睹了社会福利的存在。

进园后,走在石板铺砌的路上,路长长的,前后没人。路两边匍匐着一地的麦冬,苍翠层叠,茂密厚实。排列整齐的松柏中,我只认得圆柏和侧柏,知道松树都不是雪松,其他一概不知。它们大都苍劲伟岸,很多树木由于瘤菌的入侵形成了硕大的树瘤,一看年头就不短了。个别上了年纪的,树干上挂了红牌,红牌上赫然写着“古树”二字,但没有标明具体的树龄。我想到一个有点靠谱的解释,当一棵树老到不清楚自己的年龄,别人更是无法确定,就可以挂牌警告:这是古树,胆敢砍伐者直接从人间罚下。这万绿丛中一点红醒目极了。

无论松柏还是别的装饰,无一例外都是长青的,庄严肃穆。地面附近阴冷潮湿,凉风习习。我越发觉得自己走进了墓地。这里倒是麻雀的觅食和栖息之地,它们成群趴在地上觅食,站在枝头观望,人近鸟惊飞,人远鸟复还。不远处,有门球场地,老年人来到这里打打门球,或者遛弯,都是不亦乐乎的事。古代天子祭地的场所如今是老人的乐园和麻雀的天堂,分明有一种跨越时间洪荒与历史沧桑的神奇力量,使无数的人和事于此时此地汇聚,这就是佛所讲的缘吧。

地坛中心是方形的祭坛,侧门锁着,我还纳闷,里面分明好好的,怎么会不让进呢?正巧,看到两个人影拾级而上,准备到祭坛顶部的平台上去。这说明一定是可以进去的,我赶紧找其他的入口。

绕了小半圈,找到了正门,比侧门气派些。从碑文简介中得知,祭坛名叫方泽坛。旁边报刊亭大小的就是售票处,明码标价,票价五元。原来,关闭侧门是为了便于收费和管理。现在的景点都爱搞这种园中园的把戏,先通过不算高的票价把你吸引进来,再逐渐引诱你花更多的钱。不过,想想既然来了,而且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来地坛,还是买票进去了。我想,很多外地的游客慕名来到地坛,大概也会怀着这种心态,于是买票进入。或许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会像我还犹豫片刻,毕竟现在的五块钱真的不是很多,这又是我的无端揣测罢了。

祭坛就是一个很空旷的平台,四角的青铜香炉古朴雅致,用手敲敲,铿锵作响,是中空的。中心鼎状容器积满厚厚的香灰,是真正用来烧香祈神的。除此之外,了然无物,只剩一地石板。后来,几位国际友人登上祭坛,围着香炉转了又转,指指点点,拍照留念,俨然没见过世面。而我前面的两个人早已不见了踪影。对于他们,这些香炉之类的东西的确并不新鲜,并且早已被泛化为传递复古信息的符号,人们赋予它的象征意义毫无悬念的压倒了它的本来用途和真实含义。

我几乎径直穿过祭坛。到了后门,看到了用钢管支起来的平台,已经拆除了一部分。平台的前端还残留着横幅,“卡拉OK”、“献歌地坛”之类,这应该就是地坛庙会的一个内容吧。眼下的景象,使我不由联想起人们嘶吼着流行歌曲祭神的热闹场面。这是对神的敬意还是不敬?或许是个无从谈起的问题,这只是现代人的选择而已。

出了后门,是一个叫皇祇室的屋子。屋子四周陈列着一些文物供人参观鉴赏,在其中一个展柜,摆放着皇家宫殿屋檐四角蹲坐着的神兽,这是我第一次看清它们的样子,有种“一母生九子”的感觉。一尊神像立在中间供人祭拜,神像旁边的捐款箱被花花绿绿的钱币塞的满满的,各种票面的人民币都有,也有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捐赠。我看到了一张面额一千的纸币,心想够大方的,想想又不对,天朝的钱没有这么大面额的。走近一看,原来是韩币。离开屋子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么一大箱钱会怎么处置呢?就这样,我带着疑问,离开了地坛。

不得不说,在嘈杂的北京,地坛是一个清静的地方。关于地坛,我最早的认识源于史铁生的那篇“我与地坛”,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如今斯人已逝,美文犹存,文字中间真实的情感一直打动着我。后来,我来到北京读书,听说过地坛有书市,卖各种盗版书,可惜从没来过。现在,我第一次来到地坛,对地坛的认识有了改变,恐怕很多人并非如此,他们对地坛唯一的认识只是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对于史铁生,地坛是他追思的源头,心灵的皈依,地坛也就具有了与生命等同的意义。可是,对于那些每天造访地坛的老人和麻雀,地坛或许只是娱乐的场所和觅食的乐园,未必是灵魂的栖息之地。所以说,地坛有两种清静,绝大多数人感受到的是第一种。而每个人都应该有只属于自己的第二种清静,只不过它不在某某坛、某某园,甚至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有时可以是一个人。这种清静给人平和的力量和自信,去迎接无秩序的生活和喧嚣的世界,不为世俗喝彩,只为自由祭奠。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