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Mo/Si多层膜的周期厚度约7.0nm,可用来提高光学器件的反射率。近原子精度的膜层厚度误差会导致反射光谱的峰值波长偏移,因而准确表征Mo/Si多层膜薄膜厚度对工艺迭代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在透射电镜(TEM)表征时,需关注Si基底的晶向,或采用熔石英等非晶基底材料,以保证样品截面相对电子束垂直,否则三维立体样品的二维投影成像会产生伪影,造成测量误差。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团队,在透射电镜精确表征纳米薄膜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样品沿β方向倾转后测量薄膜厚度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TEM精确表征纳米薄膜结构的方法。
团队以沉积在Si[100]基底的Mo/Si多层膜为例,通过TEM测量了多层膜在不同倾转角度下的膜层结构。结果表明,样品沿α方向倾转时,因薄膜厚度方向始终与电子束垂直,电子束穿过的TEM样品厚度增大,因而Mo层和Si层的测量厚度几乎没有变化,但界面粗糙度增大;样品沿β方向倾转时,因样品截面与电子束不垂直,导致伪影严重,难以区分Mo层和Si层。进一步,团队提出了样品沿β方向倾转后测量薄膜厚度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TEM精确表征纳米薄膜结构的方法,即从制样开始,沿特定方向[1-10]切割Si wafer,再从[110]晶带轴观察样品,可保证Si wafer和薄膜截面均与电子束垂直,并在TEM样品较薄的区域拍照分析。
该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TEM表征纳米薄膜结构的准确性,对光学薄膜微观结构影响及其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可指导光学薄膜工艺改进方向,助力光学薄膜研发。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学学报》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

薄膜TEM截面样品倾转示意图

相对误差δ随倾转角度β变化的计算结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