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研究表明风速变化显著影响全球陆地植被固碳

2025-10-24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增强,通常被归因于大气CO2施肥效应、气候变暖及氮沉降增加等因素。地表风速直接影响边界层气体交换、蒸散发过程及植被水分状态,但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作用尚缺乏系统评估。全球地表风速在过去数十年间持续减弱,近年在局地出现反弹,其中风速变化如何影响全球陆地植被固碳能力,成为亟需探讨的科学问题。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付丛生团队,研究了风速变化对全球陆地植被碳汇功能的影响。研究团队综合全球风速再分析数据、卫星遥感总初级生产力(GPP)数据、通量观测站点数据及CMIP6地球系统模式数据,模拟评估了1983年至2100年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GPP对风速变化的敏感性。研究团队进一步结合陆面过程模拟数据,验证了这一敏感性指标的稳健性,揭示了风速影响陆地生态系统GPP的关键机制。

研究发现,1983年至2100年间,全球地表风速呈现“减弱-回升-减弱”的演变特征,具体表现为1983年至2010年期间显著下降,2011年至2030年出现阶段性回升,预计2031年至2100年期间再次下降。多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GPP对风速变化表现出负敏感性,敏感度变化范围为−156.7至−65.8g C·m-2·yr-1·(m·s-1)-1

机制分析表明,风速变化通过改变大气干燥度与土壤水分状况,调控叶片气孔导度,进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风速下降提高冠层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水汽压亏缺与蒸散发强度,并减少土壤蒸发与土壤水分消耗。这些变化共同促进叶片气孔导度提升,从而增强植物光合速率。尽管风速降低增加了叶片边界层阻力,理论上不利于CO2交换,但模型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气孔导度增强对GPP的促进作用,强于边界层阻力带来的抑制作用。因此,风速下降的净效应表现为生态系统GPP的提升。

研究进一步指出,1983年至2010年期间,风速下降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GPP增长的贡献约占6.0%至7.8%,仅次于大气CO2施肥效应。风速下降对草地GPP增加的贡献最为显著,占比达26.8%至73.3%。一方面,草地植被类型对应的风速下降幅度更大;另一方面,草地光合作用对空气湿度和蒸散过程高度敏感,风速变化可加强调节其水分通量与气孔行为,从而影响其光合效率。

该研究表明,未来陆地生态系统GPP对风速变化的敏感性将进一步增强。这意味着在2031年至2100年期间,风速持续下降仍将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GPP产生促进作用。若未来风速继续发生系统性变化,其对全球陆地碳循环过程的长期影响将愈加重要,值得持续关注。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论文链接

全球陆地风速变化及生态系统GPP对风速变化的敏感性

风速变化影响生态系统GPP的机制解析

风速变化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GPP贡献的定量评估

打印 责任编辑:闫文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