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研究发现长期增温可促进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

2025-10-13 华南植物园
【字体:

语音播报

进一步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被认为是最具固碳潜力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该地区未来可能面临更加频繁的高温事件,未来增温下,这些生态系统能否持续积累土壤有机碳,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直以来,由于缺乏长期生态系统水平的增温实验,导致增温引起的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变化。目前,如何驱动土壤有机碳的温度响应尚不明确,阻碍了对未来碳-气候反馈的准确预测,以及基于森林的气候缓解方案的科学制定。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刘菊秀团队,于2012年在鼎湖山站建立了野外生态系统水平被动增温实验平台,开展了长期观测研究。

研究发现,土壤不同有机碳组分对增温的响应,受增温时间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对增温的响应呈“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1–4年),增温导致土壤有机碳净损失,这是由于增温刺激的植物-微生物养分竞争,导致土壤表层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显著减少;在第二阶段(6–9年),由于持续的植物碳输入和微生物碳代谢的热调整,使得植物来源的颗粒有机碳显著增加,导致土壤有机碳的净积累。

结果表明,在适度增温下,一些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土壤可能继续积累有机碳。这挑战了以往仅基于土壤增温实验而得出的结论,即普遍预测未来变暖会使热带和亚热带森林成为碳源。

此前,科研人员基于该实验平台观察到,在南亚热带森林中,增温6年后生态系统碳储量有所增加。该研究是对这一观测现象进一步的机制探究。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增温下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驱动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长期动态变化的理解。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One Earth上。

论文链接

增温对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打印 责任编辑:曹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