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CRISPR-Cas系统是原核生物的获得性免疫系统。以Cas9和Cas12为效应蛋白的type II类和V类CRISPR系统已成为当前基因组编辑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医学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已有研究表明,Cas12起源于IS200/605和IS607转座子家族编码的TnpB核酸酶。从TnpB到Cas12的进化被认为是“多次独立起源”的转座子-免疫系统复杂进化事件。阐明CRISPR系统从转座子起源的分子机制,是该领域长期悬而未解的科学难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团队、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勇,联合清华大学副教授刘俊杰,历经7年深入探索,首次发现并定义了连接转座子与CRISPR之间长期缺失的关键进化中间体,命名为TranC(Transposon-CRISPR intermediate),弥合了CRISPR进化历程中的缺口。
研究证实,TranC系统具有独特的“双RNA导向机制”。该机制不仅是TranC系统作为TnpB向Cas12演化中间体的重要功能标志,也为理解CRISPR系统的起源提供了关键证据。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实验模拟从TnpB到TranC的演化路径,验证了RNA分裂在CRISPR系统起源中的关键作用,首次明确指出RNA层面的功能性分裂与模块化创新,而非蛋白结构的根本性改变,是驱动转座子演变为CRISPR-Cas系统的核心分子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上。研究工作得到农业农村部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等的支持。
TranC系统的发现揭示了CRISPR起源的关键分子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