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科研人员开发新型“肽基脂质”平台 实现mRNA精准器官靶向递送和先导编辑

2025-09-08 动物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传统的脂质纳米颗粒(LNP),在全身给药后,大多富集在肝脏。这种固有的“肝脏趋向性”,限制了LNP在肝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此前,科学家已尝试靶向配体修饰、高通量脂质库筛选等多种策略,但对于如何理性、可预测地设计能够特异性靶向特定器官的递送载体尚不明晰。

近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研究团队,将生物学中结构多变的多肽,与脂质纳米技术中的可电离脂质,这两类生物材料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肽基可离子化脂质(PIL)材料,开发出名为PILOT的器官靶向mRNA递送平台。PILOT平台可在无需配体修饰和额外脂质加入的情况下,实现多器官特异性mRNA递送,且其PIL靶向修饰策略具有通用性和可预测性,即赖氨酸/精氨酸修饰,可实现mRNA的肺靶向递送;半胱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修饰,可实现mRNA的肝靶向递送;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色氨酸修饰,及Nα-乙酰化赖氨酸/精氨酸修饰,可实现mRNA的脾脏特异性递送;赖氨酸-酪氨酸二肽的加入,可显著提升mRNA的胸腺靶向递送;阿仑膦酸的加入,可显著提升mRNA的骨骼靶向递送。

进一步,研究团队基于肝靶向与肺靶向PILOT LNP,挑战了在递送上难度较大的先导编辑技术,通过“all-in-one”方式,共同递送PEmax mRNA和工程化向导RNA(epegRNA),实现了在肝脏中13.3%的先导编辑编辑效率,和在肺部7.4%的先导编辑效率。该研究首次通过全身系统性给药,在肺部实现高效先导编辑,为治疗肺遗传病奠定了技术基础。

研究开发的PILOT靶向递送平台,提供了一套可预测、模块化的“设计规则”,减少了开发器官靶向疗法的盲目性和时间成本。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针对肺部疾病、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骨相关疾病的精准基因药物开发,并推动mRNA技术应用到治疗更多重大难治性疾病。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北京市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PILOT技术介导多器官特异性的mRNA递送

打印 责任编辑:闫文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