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在银河系的狐狸座方向,一颗名为PSR B1937+21的宇宙“灯塔”——脉冲星,正以每秒642转的惊人速度旋转。作为1982年发现的首批毫秒脉冲星,PSR B1937+21具有1.558毫秒的超短周期,其磁场强度仅为普通脉冲星的万分之一。它通过吸积伴星物质和角动量,使自转加速至毫秒级周期。
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科研人员,利用澳大利亚帕克斯64米射电望远镜704-4032 MHz超宽带接收系统观测数据,揭示了PSR B1937+21这颗毫秒脉冲星主脉冲与中间脉冲偏振随频率变化的完整模式。
研究整合分析了跨度三年的观测数据,将信噪比提升20倍,并通过流量测量、色散测量和法拉第旋转测量反演了星际介质特性。研究团队揭示了PSR B1937+21的辐射奥秘:主脉冲线性偏振度随频率升高而降低,中间脉冲却呈现相反趋势;两类脉冲的圆偏振度均随频率增强,主/中间脉冲强度比遵循0.52±0.02指数的幂律谱。
该研究成果证实辐射高度随频率升高而降低,表现为脉宽变窄,主/中间脉冲可能源于磁层不同区域,为“相对论性束流模型”提供观测依据。这些发现将推动中子星磁层物理和等离子体辐射机制研究,并为引力波探测提供更精准的计时参考。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毫秒脉冲星PSR B1937+21的偏振脉冲轮廓随频率的演化图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