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科研人员实现1.9μm波段气体光纤激光器的受激拉曼散射高效连续运转

2025-09-03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团队基于自主研制的低损耗嵌套型反谐振空芯光纤,实现了1.9 μm氢气填充光纤激光器的受激拉曼散射连续运转,输出激光线宽小于10 MHz,量子效率大于73%,输出功率25 W

气体受激拉曼散射是实现激光波长转换的有效手段,其波长可覆盖紫外至红外波段。然而,传统的气体受激拉曼激光器因激光相互作用长度的限制,需要以大功率纳秒激光为泵浦源,激光器线宽压缩、光斑质量和光谱纯度提升陷入瓶颈。空芯光纤因特殊的光纤结构,能够将激光约束在直径为微米量级的中空纤芯内并进行长距离传输,增加了激光与气体的有效作用长度和相互作用强度,使得低功率连续光泵浦成为可能。同时,调控空芯光纤的传输带还可以抑制不需要的拉曼谱线产生,提高目标拉曼谱线的转化效率,推动高效高功率气体拉曼激光的发展。

该研究采用单程放大光路设计,利用47 m长反谐振空芯光纤,在填充氢气气压为10 bar的情况下,实现了25 W的前向1.9 μm Stokes连续激光输出,功率转换效率和量子效率分别为40 %73 %,这是迄今为止所报道的最高功率。研究显示,利用扫描FP干涉仪测量1.9 μm输出激光,线宽小于10 MHz

上述研究为中红外波段、高功率、窄线宽激光的产生,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并为未来构建中红外波段的单频气体光纤激光奠定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光学快报》(Chinese Optics Letter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