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磷是地表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磷主要以+5价正磷酸盐形式存在,且除31P以外无其他稳定同位素。因此,磷的来源识别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解析是重要的难题。借助磷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P)示踪磷的物质来源和地球化学循环已被证明是有潜力的新手段。然而,由于δ18OP技术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成熟可靠的淡水环境样品δ18OP前处理方法,制约了关于淡水生态系统中磷的来源辨识及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示踪研究。
近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淡水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多、不同形态磷提取液成分差异大和分离纯化难等问题,开发了一套沉积物四种形态磷的δ18OP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磷回收率高等特点。该方法通过引入选择性吸附凝胶取代传统镁诱导共沉淀方法,简化了后续处理工作,将时间消耗减少到约10天。该研究强调了Ag3PO4冷冻干燥后进行真空烘焙以消除残留的含氧杂质的必要性。显微学和光谱学证据证实,该方法获得的终产物Ag3PO4纯度高,且与传统方法相比,预处理过程中磷酸盐不发生明显同位素分馏。
该方法可以扩展到对全球不同地质时期水生生态系统多种形态磷的来源识别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更广泛的研究,并有望深化科学家对全球磷循环及效应的认识。
相关研究成果以A Novel Pretreatment Method for Analysis the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Pools in Freshwater Sediment为题,发表在《水研究》(Water Research)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等的支持。
沉积物样品δ18OP分离纯化前处理流程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