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天然材料的机械性能往往随着密度的降低而急剧恶化。轻质多孔材料面临着强度低、抗疲劳性能差等问题。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构建轻质高强的力学超材料,有望改善多孔材料随密度降低而强度剧烈衰减的现象。通过优化多孔材料的结构设计,将多孔材料的功能作用和机械超材料属性的力学增强作用相融合,获得轻质弹性、耐用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并探究其多功能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绍明团队,研发了具有负泊松比、高比强度、超弹性和高抗压强度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兼具负泊松比及高比强度(E ~ ρ1.3)特性,并可实现高温条件下隔热及电磁屏蔽多功能应用。
前期,该团队利用向心冷冻铸造技术,设计相互垂直的温度梯度以改变冰晶的生长方向,最终形成内凹向心结构,实现了负泊松比效应和优异弹性。相关成果以Tailoring centripetal metamaterial with superelasticity and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for organic solvents adsorption为题,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DOI:10.1126/sciadv.abo1014)上。
在此基础上,该团队结合向心冷冻铸造及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形成内凹取向结构和“BN/石墨烯/BN”三明治片层,获得具有层次结构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实现了优异的抗压缩性能,具有负泊松比和高比强双重超材料属性。依赖于陶瓷组分的保护作用,该材料具有高效的隔热性能,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电磁干扰屏蔽性能。在700℃时,比屏蔽效率(SSE/t)可达9416 dB·cm2·g-1。
基于负泊松比效应定制层次结构是实现结构稳定性和多功能应用的关键。所设计的分层结构和超材料特性为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新方案。相关成果以Multifunctional Hierarchical Metamaterial for Thermal Insula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为题,发表在ACS Nano(DOI:10.1021/acsnano.3c03332)上。
向心冷冻制备向心石墨烯气凝胶示意图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超材料属性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高温隔热及高温电磁屏蔽性能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