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有氧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产生三磷酸腺苷(ATP),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线粒体是高度动态的细胞器,不断进行融合和分裂形成动态平衡,这对于线粒体稳态及其功能发挥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线粒体稳态参与调控干细胞的命运维持和分化。然而,是否存在着GSPCs特异的线粒体动态调控机制,以及线粒体动态如何作用于GSPCs的命运决定,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孙永华团队长期从事鱼类生殖细胞发育相关研究,揭示了调控鱼类性腺发育和配子发生的多个新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并建立了同种或异种GSPC移植借腹生殖技术。近日,孙永华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振夏团队以斑马鱼为模型,通过生物信息学挖掘和实验生物学验证,发现了一个在生殖细胞中特异表达的线粒体融合调控因子Pld6。Pld6的缺失导致生殖细胞中线粒体动态失衡,线粒体形态及功能发生严重缺陷,进一步导致GSPCs命运的维持和分化受阻,最终形成缺乏生殖细胞的空巢精巢。这一研究揭示了生殖细胞特异的线粒体融合事件对于生殖细胞命运决定的重要作用,为鱼类生殖细胞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研究人员对性腺分化阶段的精卵巢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线粒体组装以及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在卵巢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精巢,提示GSPCs向卵子的分化需要更强的线粒体供能。进一步通过对精卵巢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发现,调控线粒体融合的关键因子pld6不仅在卵巢组织高表达,而且特异表达于包括GSPCs在内的生殖细胞中(图1)。
研究人员建立pld6缺失的斑马鱼突变体模型,结果纯合突变体全部发育为不可育的雄性,组织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显示,纯合突变体性腺中的生殖细胞完全丢失。对突变性腺的发育进行时序追踪和研究,研究人员发现pld6缺失的GSPCs既无法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也无法通过减数分裂进行分化,从而在性腺发育早期即走向细胞凋亡途径。进一步研究揭示,突变体GSPCs中线粒体动态失衡,线粒体拷贝数以及ATP合成均显著减少,同时生殖细胞中特有的线粒体云(mitochondria-nuage)在突变体GSPCs中缺失,进而导致piRNA的合成受阻(图2)。因此,该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特异存在于生殖细胞中的线粒体融合调控因子,并揭示了其调控了鱼类GSPCs命运维持与分化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一个生殖细胞特异的线粒体融合因子调控生殖干祖细胞的维持与分化”为题在线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研究工作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的资助。
图1 发现线粒体融合调控因子pld6特异表达于生殖细胞谱系
图2 Pld6通过调节线粒体动态调控生殖干祖细胞命运维持与分化的作用机制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