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西北高原所在高原鼠兔肠道菌群季节性动态变化研究中获进展

2022-04-12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肠道菌群与动物的生活史特征密切相关。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植食性小哺乳动物,探究其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季节变化并评估外部因素的影响,有助于了解该动物对低温、低氧极端环境的适应。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小哺乳动物适应性进化与管理学科组于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青海省海北自治州刚察县收集春夏秋冬各季节的高原鼠兔粪便样品,并记录采样地四个季节的气温、降水和植被营养指标。研究人员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的季节差异。研究发现,冬季高原鼠兔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但菌群网络结构最简单;春季,菌群具有最复杂的网络结构,且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疣微菌门和螺旋体门的相对丰度分别在夏季和秋季最高。氨基酸代谢通路和辅酶在夏季显著富集,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和碳水化合物酯酶在春季最丰富。气温、降水以及植被中粗蛋白、粗纤维和多糖对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的季节变化有显著影响,食物营养成分对菌群结构变异的贡献大于气温和降水。这些结果表明肠道菌群的季节变化可促进宿主对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关研究成果以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profiles of gut microbiota reflect dietary changes in plateau pikas为题在线发表在Integrative Zoology上。

  研究工作得到“一带一路”国家农业鼠害监测及防治技术合作研究、中科院青海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和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论文链接 

 

图1 高原鼠兔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季节差异

 

图2 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组成及季节性波

 

图3 高原鼠兔肠道菌群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打印 责任编辑:江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