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与目前主流的FinFET器件相比,纳米环栅器件(GAA)在可微缩性、高性能和低功耗方面更具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其中,垂直纳米环栅器件(VGAA)由于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更多的集成自由度,可增加栅极和源漏的设计空间,减少器件所占面积,更易实现多层器件间的垂直堆叠并通过全新的布线方式进一步增加集成密度,因此,成为2纳米及以下CMOS和高密度DRAM等逻辑及存储芯片制造技术方面具有潜力的基础器件。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研究员朱慧珑团队于2016年提出,并于2019年首次研发出自对准金属栅的垂直环栅纳米晶体管,相关成果发表在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上(DOI: 10.1109/LED.2019.2954537)。此后,团队对原子层选择性刻蚀、阈值电压调节、沟道锗组分、硅化物工艺、可靠性和热预算等重要工艺进行持续研发和优化,获得了兼容主流CMOS工艺的器件集成技术和优异的电学性能,饱和电流提升了3-7。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电子器件学报》上,先导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永奎为论文第一作者,朱慧珑为论文通讯作者。
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先导预研项目“3-1纳米集成电路新器件与先导工艺”)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资助。
(a)垂直纳米片器件的TEM截图,(b)垂直环栅纳米线和纳米片TEM俯视图,(c)pVSAFETs器件的I-V特性,(d)qALE方法总结表,(e)硅化物工艺可改进高达7倍的器件开态电流,(f)锗组分和Si-cap对I-V特性的影响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