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能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率增加1.5-2.5倍,是老年痴呆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人们提出阿尔茨海默病是第三类型糖尿病。然而,引起糖尿病人群认知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教授申勇课题组在Alzheimer's & Dementia上,在线发表题为Increased β-site APP cleaving enzyme 1-mediated insulin receptor cleavag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阿尔兹海默病(AD)致病关键蛋白酶,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切割酶(BACE1)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异常升高,通过剪切胰岛素受体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首次提出BACE1通过促进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且可能通过促进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损伤发生风险。
课题组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合作开展的临床队列研究中发现,传统上认为只有在认知障碍病人血液内增加的BACE1蛋白水平及其切割β-淀粉样前体蛋白的活性,同样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增加。研究组还发现,BACE1蛋白在糖尿病人体内的增加,会过度的切割胰岛素受体(INSR),释放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到血液中,影响胰岛素信号传递,因此,BACE1的上调是胰岛素抵抗发生新的风险因素。鉴于胰岛素抵抗本身是认知损伤的重要病理机制,糖尿病患者体内的BACE1可能通过促进Aβ产生与胰岛素抵抗等多种机制促进认知损伤发生。
目前,较多临床研究发现血糖控制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人群的认知障碍。此外,研究还发现,高血糖症是促进BACE1高表达的主要病理机制。因此,BACE1不仅是联系2型糖尿病与认知障碍发生的桥梁,也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以及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发生的关键靶点。BACE1对胰岛素受体异常切割只发生在糖尿病人群中,血浆内的游离胰岛素受体能够很好地区分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患者和单纯认知障碍患者,这将为开展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提供较好的诊断与治疗标记物。
中国科大博士研究生包红、刘一鸣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申勇、中国科大特任副研究员高峰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获得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学技术部的资助。
BACE1通过多条通路参与2型糖尿病人认知损伤发生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