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12月8日下午,2021年《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理事会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两刊”理事会副理事长高鸿钧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高鸿钧通报了“两刊”理事会成员调整情况。“两刊”理事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总主编朱作言围绕编委会工作推进情况、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存在的不足与努力方向以及对明年重点工作的思考等方面,作编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两刊”各辑编委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务实的努力;“两刊”发表了一批重要成果,核心竞争力和专业化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在国际国内期刊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在成为“国际一流期刊”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与会各辑主编和副主编简要汇报了各刊的办刊工作情况,分享了好的办刊举措。“两刊”编委会秘书长、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介绍了近一年来《中国科学》杂志社与科大讯飞在中英文自动互译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与会人员围绕报告和“两刊”未来发展,从提升刊物声望及影响力、刊物发展价值导向、吸引优质稿源、宣传组稿、中文期刊发展定位、编委会建设和期刊经营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两刊”近年来在学术影响力提升的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外期刊的激烈竞争,如何吸引创新性的重要成果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需要将提质增量同时考虑,适当增加发稿量;中英文刊需要加强互动;要增加青年编委,激发工作活力;办刊要有定力,不能急于求成,要有正确的办刊理念和方向引领。
高鸿钧在总结中指出,“两刊”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旗舰期刊,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一定要在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进程中发挥领头羊作用,在国际化拓展、集群化发展、数字化重构和专业化运营中发挥引领作用。对于下一步工作,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两刊”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对期刊发展的需求,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支撑;二是“两刊”要抓住期刊发展的重要机遇,早日迈入世界一流期刊的方阵;三是“两刊”要充分利用主办和主管单位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创造有中科院学部特色的办刊之路;四是“两刊”要提升自身实力,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会议还表彰了“两刊”2021年度优秀编委、优秀作者和优秀编辑。“两刊”理事会副理事长、理事,“两刊”各辑主编或副主编等出席会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中科院学部工作局、科学传播局和《中国科学》杂志社有关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现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