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12月30日,应急管理部和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成立启动会,签署联合共建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正式挂牌。
会议指出,成立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重要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强自然灾害综合应对、履行应急管理综合职能的客观要求,是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的迫切需要。对于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要体现联合共建优势,围绕灾害风险及防治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先进装备等深入开展研究,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自然灾害防治科研平台;要坚持聚焦综合,发挥多学科交叉和集成创新优势,在多灾种耦合和综合减灾上发力,打造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科学研究的核心和尖兵力量;要坚持创新驱动,瞄准国际前沿,创新合作平台和运行机制,广泛吸引人才,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解决自然灾害防治瓶颈问题,为推动提升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自然灾害综合性防治研究院,主要承担自然灾害防治重大政策、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要装备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等工作。研究院将面向国家重特大自然灾害防治重大科技需求和世界自然灾害防治与减灾科技前沿,以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强国战略为引领,秉承“包容、开放、创新”的建院理念,探索建立新时代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科研体系及科技管理机制,贯彻“小核心、大网络”的结构布局,汇集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优势力量,开展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研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