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6月21日,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简称“中心”)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中心理事长丁仲礼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心理事、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主持。中心理事会成员,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国际合作局负责人,依托单位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负责人、管理骨干和中科院相关研究所专家共4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中心主任、青藏高原所所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从基本建设、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中心取得的主要成果,认为中心的建设将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和南亚大通道战略布局。中心执行主任梁尔源汇报了中心建设的背景、定位、组织管理体系、在国内国际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内容,重点就2015年以来中心的建设进展、主要科研成果、服务尼泊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2016-2017年的建设和发展规划等进行了汇报;青藏高原所副所长赵平汇报了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最新进展。
围绕中心研究进展和发展规划,与会理事通过讨论形成若干建设性意见,并一致认为中心建设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聚焦前沿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丁仲礼充分肯定了中心建立以来的工作进展,高度评价了中心过去一年来取得的成果,并对中心后续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思考如何将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青藏高原地区的观测资料相结合,产出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二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围绕影响尼泊尔民计民生的迫切问题,如水资源与水环境治理、高附加值农业等方向,充分发挥中科院优势,为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三要长远规划对当地人才的教育与培训,不仅要针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培养一批实用人才以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更要培养一批高端人才,欢迎他们到中国学习中华文化和科学技术,争取为加强中尼文化交流、发展中尼友好关系做出贡献。四要培养一批熟悉南亚地区自然及人文环境、能够在该地区潜心工作的中国科研人员,要有走出去的决心、勇气和实际行动,要让这一批科研人员尽早成为推动包括尼泊尔在内周边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