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文活动官方网站 活动介绍 组织机构 活动流程 活动进展 全部文章 评选原则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活动亮点
裴钢院士撰文谈中科院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1-08-01 文章来源:征文活动办公室 【字号:      】

7月30日,同济大学校长、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前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先生关注“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并写下了征文《“百金买马骨”与中科院创新》,畅谈了自己因中科院的创新工作而与其结缘的经历。

文章中,裴钢先生讲述了给予其回国机遇和支撑其安心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的来源——中科院的两个“创新计划”

1994年,中科院开展了中德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计划,该项人才引进计划所具备的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机制在当时的中国实属创新之举,且工作重点在于对科学家的支持,更有利于人才培养,是一个人真正以人为本的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当时正在美国杜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裴钢先生看到中德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的招聘信息后兴奋不已,毅然决定回国参加应聘,并最终成功当选第一个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从此与中科院结缘。

时值1998年,中科院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计划,在随后的一年里,裴钢先生所在的上海的生命科学所作为第一批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同年7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顺利组建,并在满足国家人口与健康、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等领域战略需求的过程中,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创新贡献。在改革中,裴钢先生总结了三个“有利于”。他认为,凡是有利于科学研究,有利于科研人员,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的事情就要大胆去做。

最后,裴钢先生对中科院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展望,他表示:“近十年来,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但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日本已经出了1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并计划50年出30个诺贝尔奖。我们不能以得奖为目标,但我们要创立一种创新的体制。”

关闭窗口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