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先生关注中科院征文活动,并提笔写下了征文《在中国科学院里成长点滴》,回忆自己在中科院从事科研工作的成长经历。
1962年9月,杨乐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开始了中科院的学习与工作生涯,一晃就是近半个世纪,与中科院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杨老在初中时期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是在那时萌生了在长大后立志进入中科院从事数学研究的伟大理想。十年后,国家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重新开始研究生的招收与培养工作的契机让杨老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凭借着过人的天赋与刻苦的精神,杨老很快便在数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1966年至197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文革浩劫对当时的国内科研工作与高等教育造成巨大的破坏,但杨老却凭着对科研工作的强烈兴趣,坚持认真从事研究工作。并成功掌握了当时欧美新发展的研究工作的思想与方法,获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随着“四人帮”被粉碎,国内科研与教育工作重新步入正轨,那时的杨老已晋升为数学所的研究员,活跃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中国科学院各学部活动的组织工作中。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科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里,杨老去美国进行学术访问,并在许多大学作学术演讲,将国外的成功做法引入国内,为中科院的改革、开放以及知识创新工程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老在文章的最后建言并展望了中科院的未来发展,称青年一代科研人员将成为核心力量,他在文中强调:“对广大青年学者与研究生,我们要倡导树立献身科学与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对自己的专业以及所研究的领域与课题要形成浓烈的兴趣;对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要有百折不挠、决不回头的气概;要下长期的苦功,不断分析、思考与推导、归纳,坚持不懈的进行研究,从而最终做出具有特色的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