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8月19至22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办,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协办的“2019年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培训班”在后河保护区举办。
开班仪式由华南植物园标本馆馆长张奠湘主持,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柯志强分别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培训班最早于2013年举办,当年为广东省内60多家省级及以上的自然保护区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往后每年一期,招生主要面向华南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科研院校等,过去七期培训班已有300多人参加了培训。
2019年,华南植物园首次和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携手主办,经过前期调研考察后最终选择了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后河保护区作为培训地。报名后经过筛选,最终录取了来自全国23个省市66个单位的139名学员,这是去年参训人数的两倍。
19日是一天的理论知识讲座,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张宪春、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顾垒、华南植物园高工黄向旭、博士童毅华、袁帅、深圳市识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廖良松等专家、学者系统讲授华中地区植物常见科属特征、标本采集与压制、杂草图片数据处理及识别等理论知识。20-22日是野外实践环节,学员分7小组在14位专家的带领与指导下深入后河保护区开展植物采集与鉴定实操。
22日下午结业典礼,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副主任郭晓涛、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瑞江、后河保护区站长徐海波分别做了总结与致谢。
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班,培训班为参训人员搭建了交流平台。来自天南海北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全面提升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能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培训现场
野外实践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