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昆明动物所在家犬驯化机制方面提出新的假说
  文章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4-11-07 【字号: 小  中  大   

  普遍认为家犬是驯化物种中最通人性的动物,家犬早期驯化的关键基因一直是研究热点。之前研究表明家犬独特的社会认知能力很可能是早期驯化过程中温顺性情的选择副产物,而温顺性情的出现则可能源自早期驯化倾向选择减弱乃至消失的恐惧反应,但确切遗传机制仍不清楚。针对家犬的行为进化也出现很多经典的假说,例如“Selection for communication”假说, “correlated by-product” 假说,但仍然存在争论。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研究团队通过比较灰狼和家犬的群体全基因组,发现调控恐惧反应的谷光氨肽代谢基因确实出现了最强的分化信号。然而这些谷光氨肽代谢基因的表达变化方向一致提示它们更倾向于增强兴奋性突触的可塑性,而非减弱恐惧。兴奋性突触的可塑性被广泛认为与学习和记忆相关,因此这种变化可能改变了早期以拾荒为主要生活方式的灰狼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弱了它们对人类的恐惧,最终促成了对人类的初次原始接触。基于此研究结果,他们提出家犬行为进化的“selection for excitatory synaptic plasticity”假说。

  该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对家犬驯化关键遗传机制的认识,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 杂志。课题组李艳博士与王国栋博士为并列第一作者, 张亚平院士与吴东东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