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国家天文台参与发现大型尘埃颗粒帮助理解岩石行星的形成
  文章来源:国家天文台 发布时间:2014-09-03 【字号: 小  中  大   

  星际介质中的大型颗粒尘埃(毫米-厘米量级)被认为是岩石行星形成过程的开端。近年来对太阳系外行星的观测中一项重大发现是:恒星周围存在着大量的行星系统,并且其中类地岩石行星占有很大比例。岩石行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原恒星周围的尘埃盘吸积阶段,此时尘埃盘快速卷动物质向中心原恒星吸积,并不利于岩石行星的稳定形成,从而对行星形成理论模型提出很大挑战。一种可能的解释便是,较大质量和尺度的尘埃颗粒在原恒星盘形成之初或之前就已经存在,并在原恒星盘阶段很快碰撞和黏合形成较大质量的前行星体,占据稳定的轨道,避免被吸入恒星。

  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的Scott Schnee博士利用100米绿岸望远镜GBT)的毫米波成像阵列结合国家天文台恒星形成及星际介质团组于2013年发表的高分辨气体温度图,发现猎户座冷暗分子云当中的尘埃具有异常高的热辐射效率,表明极可能存在大量毫米到厘米直径的尘埃颗粒,支持了“大质量尘埃颗粒有助于形成岩石行星”的假说,对于恒星-行星系统形成研究领域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者指出,对于观测到的大尘埃颗粒的最终起源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它们来自于以前行星盘的外围物质抛射,或仅出自冷暗星际介质中长期演化, 需要更多的观测研究。此项工作将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发表(arXiv:1408.5429),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恒星形成及星际介质团组李菂为作者之一。该团组在先前的的独立研究结果中给出了该分子云的温度分布,为目前的研究成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科学美国人》、今日宇宙等多家国际科学媒体对该成果进行了报道

  绿岸望远镜观测到的纤维状分布的猎户座尘埃辐射(红色);背景为猎户座大星云光学波段辐射(来自NASA's SkyView Facility located a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