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上海硅酸盐所空心球结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获进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8-04-10 【字号: 小  中  大   

    近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高濂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发展了一种简单通用的方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获得了ZnO的纳米棒束、空心球结构,这些材料具有比较均匀的尺寸和良好的发光性能;他们还对ZnO纳米棒束、空心球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反应机理“碱腐蚀机制”,认为反应后期中过量的碱的腐蚀作用是形成空心球结构的重要原因。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Cu, Co, Ni等其他几种过渡族金属氧化物空心球结构的制备。这项工作是对空心球结构制备方法的新的扩展,相关结果已发表在著名杂志Crystal Growth  &Design, 2008, 460-464上。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目前,纳米材料的结构控制和性能研究已成为全球纳米技术的研究热点。发展具有结构可控和优异性能的纳米功能材料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首要任务之一。空心球纳米材料是一大类重要的纳米结构材料,其制备技术已日趋成熟并逐步实用化,在药物释放、气敏等领域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然而,常规制备空心球纳米材料的技术,如模板法和Oswald熟化生长等需要相对复杂的操作工艺,通用性不好,有一定的局限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