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冰雪面移动机器人顺利装船即赴南极科考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7-11-14 【字号: 小  中  大   

    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制的冰雪面移动和低空飞行机器人日前已经顺利装上“雪龙号”极地破冰船,将于11月27日经澳大利亚前往南极中山站开展实地实验研究。

    “863”项目“极地科学考察的冰雪面移动和低空飞行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是一项旨在为我国极地科考提供可适应极地恶劣环境、具有一定自主能力和多种观测能力的高技术装备的研究。自立项以来,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控制组在吴镇炜研究员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加班加点地忘我工作,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冰雪面移动机器人的详细设计、加工、装配、系统集成与调试,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确保冰雪面移动机器人于10月16日顺利装上“雪龙号”极地破冰船。

    冰雪面移动和低空飞行机器人南极实地实验研究被列入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出征南极的实验小组由四名成员组成,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韩建达研究员任组长,组员有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赵忆文副研究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李丙瑞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两名同志将于11月27日在澳大利亚登上雪龙船前往南极中山站,预计于2008年1月底返回。此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机器人技术在南极恶劣环境下的机动能力与自主生存能力,以及进行辅助科学探测的可行性;同时,通过机器人学领域的学者与极地科考领域的专家联合工作,更进一步了解极地科学考察对机器人的需求、极地环境的特点、发现实验样机中存在的问题,为该项目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由于这是中国机器人第一次登上南极,为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将在中国南极中山站邮局发行特制纪念封两枚并加盖纪念邮戳,分别纪念我国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和低空飞行机器人的首次南极实地实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