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ARGO-YBJ实验首次成功观测活动星系核Mrk421高能γ辐射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7-06-08 【字号: 小  中  大   

    近日,中意合作的ARGO-YBJ实验再传捷报:成功地观测活动星系核Mrk421高能γ辐射,并与国际上各大实验包括契仑柯夫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符合甚好。自2006年6月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西藏羊八井宇宙线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ARGO-YBJ高能辐射宇宙线全覆盖式RPC探测器阵列中心“地毯”正式投入运行,至2007年5月,ARGO-YBJ实验的中国合作组经重建、分析的对月亮观测数据累计时间已达560小时,超出意大利同行所重建的同类数据4倍,获得了月亮阴影的大统计量测量,统计显著水平接近11倍背景涨落标准偏差,初步验证了用探测器模拟给出的宇宙线事例到达方向角分辨(对约5TeV的簇射为0.5度)。

    中意合作ARGO-YBJ高能辐射宇宙线全覆盖式RPC探测器阵列中心“地毯”自2006年6月底正式投入观测以来,运行稳定。2006年4月,该观测站开通了高能所与羊八井之间的155Mbps实现了观测数据的即日传输,2007年初确定了探测器定时的离线标定方案,实现了数据即时标定,事例重建和进一步的物理分析工作相继展开。

    中国合作组充分发挥及时掌握数据的优势,迅速开展包括月亮阴影测量、全天区扫描、宇宙线能谱、质子核相互作用截面和γ暴跟踪搜索等多项物理课题研究。在针对作为甚高能γ天文观测标准烛光的蟹状星云(CRAB)γ源的观测数据尚未达到足够的统计之前(4倍标准偏差左右),ARGO-YBJ实验非常幸运地在地毯阵列正式运行后的7月和8月观测到了著名活动星系核Mak421的一次强烈暴发事件,最高态超过来自CRAB源的地面流强4至5倍,持续时间近两月,达到5.9倍背景涨落标准偏差。美国的X射线探测卫星Rossi X-ray Timing Explorer (RXTE)在X射线波段的观测与ARGO-YBJ的结果符合很好。CERENKOV望远镜在γ射线波段都观测到了相关的暴发过程。在进一步弄清现存的约0.5度的探测器指向误差后,相应的γ射线能谱分析将顺势展开,并积极与其他实验联系,争取开展对能谱的多波段联合测量,用于探索源于活动星系核的γ射线产生和暴发机制,并发挥地面探测器对高能事例敏感的优势,甚而对探索活动星系核作为潜在的宇宙线源等重大课题的解决做出贡献。

    中意合作ARGO项目的建设于2000年正式启动,多年来得到中科院、基金委、科技部的大力支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