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化学所仿生制备多通道微纳米管取得新进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7-03-16 【字号: 小  中  大   

    由于微纳米管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很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管状微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在近年来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采用了多通道的超细管状结构,例如:许多植物的茎都是中空的多通道微米管,这使其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节约原料及输运水和养分;鸟类的羽毛也具有多通道管状结构,这可以极大地减轻重量以及保温;许多极地动物能够在严寒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也是因为其皮毛具有多通道或多空腔的微纳米管状结构赋予其卓越的隔热性能。

    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江雷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仿生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最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研究人员在仿生制备多通道微纳米管方面取得突破,成功得到了具有内部通道数目可控的多通道TiO2微纳米管。相关工作已经申请专利并发表在 J. Am. Chem. Soc.(2007, Vol. 129, No. 4, p. 764-765)上。

    他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流体复合电纺丝方法,通过简单的调控内流体的数目,就可以精确得到与内流体相应数目的2,3,4,5……通道微米管。该方法简单通用,易于大规模制备,广泛适用于无机和有机材料体系。这种多通道管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比如:更大的比表面积,更节约原料以及更好的结构稳定性。这些特性使其在高效催化、超滤分离、微纳流体管路、超保暖织物以及多组分药物输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工作已被选为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ews并被多家国内外网站报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