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魏志义、张杰等在中国科学院仪器研制项目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等项目的支持下,研制成功了峰值功率大于350太瓦的超强飞秒激光装置——“极光III”装置。该装置于2006年12月27日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鉴定,标志着我国超短超强激光技术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目前“极光III”运行稳定,可望在强场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等前沿学科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我国著名激光专家周炳琨院士任组长、包括9位同行院士及著名学者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组开展的工作具有挑战性,在优化放大方案、抑制自发辐射和寄生振荡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所取得的大于350太瓦的峰值功率是目前国际上公开报导的最好结果之一。专家们对该项目研究组多年积累起来的良好基础和扎实的作风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据悉,“极光III” 装置的研制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并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介绍有关结果。装置鉴定前,该项目组已利用该装置进行了多轮高能量密度物理的实验研究,意大利、英国、日本、法国等多个国外同行研究组也提出了用该装置开展相关实验研究的要求。
魏志义、张杰等从1997年起开展超强飞秒激光装置研制和应用的研究,他们从自行设计具有极短脉冲宽度的飞秒激光振荡器开始,通过建造一系列创新方案的各单元系统,先后研制成功峰值功率1.4太瓦(1012瓦)的“极光I(XLite-I)” 装置和20太瓦的“极光II” 装置,利用这些激光装置,他们开展了系列有重要影响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