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我国首套固体危险废物等离子体裂解装置投入试运行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6-12-22 【字号: 小  中  大   


等离子体裂解炉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承担的“化工固体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裂解装置”环保项目,近日一次性试车成功并投入试运行。该课题组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等离子体裂解工艺,烟气、氯化氢等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还可回收酸,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为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的环保项目,是国家发改委的三峡库区生产废水治理工程之一,也是四川省和自贡市的重点环保项目。
    
    该设备作为国内第一套可抗氯化氢腐蚀、工业规模处理化工固体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装置,包括原料破碎、玻璃体造渣辅料配料、混合和进料的前处理系统,等离子体裂解炉和专用电源系统,尾气焚烧系统、脱酸洗涤和废酸回收系统,测量控制系统等4个部分。主设备等离子体炉中有多个耐温1500摄氏度以上的部件,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涉及数十种材料(其中近10种为特种材料),反应器内衬和电极均采用石墨材料。

    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危险废物是一种新型环保技术,主要用于焚烧炉产生的飞灰及炉渣、工业危险废弃物等危险废物的处理工作。等离子体弧心温度可达7000℃,而反应器工作温度可在3000℃内调整。与传统焚烧法相比,采用等离子体裂解处理废弃物具有以下优势:可用于处理需高温裂解的多氯联苯(PCB)等高危险性废弃物,被处理的物料能够在瞬间达到高温;环保标准高,不产生二噁英(Dioxin)等剧毒物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尾气处理量非常小,仅为传统焚烧法的5%至10%,且尾气处理方法简单,可回收利用可燃性气体;产生的固体残渣为玻璃体,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可安全填埋;处理工艺无废水排放;成本低廉,每吨废弃物的处理成本为不到1000元;设备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