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BEPCII西高频腔正式开始高功率验收测试。8月26日下午1点33分,西超导高频腔在水平测试中加速电压达到2MV,腔的品质因数Q值达9.6×108,高频西腔性能的关键参数的实测结果超过了设计指标。这一成果为高频系统在年底投入同步辐射运行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BEPCII工程低温、控制、辐射防护和通用运行等相关部门为测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条件和技术保障。
8月26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谱仪III的桶部量能器机械结构在郑州通过预验收。该设备由高能所实验物理中心机械组设计,在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加工、试装、调试、检测,完成全部装配工作。预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郑纺机有关人员的汇报,考察了装配现场,认为各项技术指标合格,满足使用要求。验收组要求“郑纺机”公司充分重视该设备的整体运输问题,确保安全运抵高能所。
据悉,该项目是碘化铯电磁量能器的机械支撑结构及其总成工装。长11.6米,宽3.2米,高3.5米,包括桶部量能器机械结构本体、转动方轴、装配轴、电缆鼓、电机、减速器、组装碘化铯晶体的工装槽以及吊装保护梁等部件,总重量约75吨。这台非标设备结构特殊,精度要求高,全部结构材料以及连接件选用无磁不锈钢和铝合金等材料,需要有效控制或消除机械加工和焊接过程中升高的相对导磁率,加工与装配难度很大。桶部量能器由5千多块碘化铯晶体组成,每块晶体上安装硅光二极管,组成一个独立的晶体探测单元,每个探测单元的位置精度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是量能器正常工作的保证。桶部量能器支撑结构为这些晶体探测单元提供准确的定位、可调整的连接结构和牢固可靠的刚性支撑。该研制项目工期紧难度大,没有成熟的经验,“郑纺机”公司在制造初期成立了技术、生产、质量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攻关组,该公司总经理汤其伟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指示各级部门重视产品质量。高能所有关领导多次到郑州的施工现场协调、指导工作。高能所驻厂技术代表在现场提供技术服务,工厂的领导、技术人员、工人师傅们不分昼夜,不休节假日,加班加点,终于成功完成了全部装配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