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新聚砜-聚酰亚胺共聚物合成方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6-03-29 【字号: 小  中  大   

    一种通过偶联反应直接合成聚砜-聚酰亚胺共聚物的合成方法,近日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发成功,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权。应用该合成方法可使聚砜-聚酰亚胺共聚物产率达91-100%。同时。既可省去合成联苯二酐的步骤,又减少了双氯代二酞酰亚胺的用量,大大改善了聚合物的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聚酰亚胺是一类耐高温的工程塑料,大多数聚酰亚胺的使用温度可高达300度以上。聚酰亚胺还有非常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作为结构材料、复合材料、薄膜、胶粘剂、润滑剂等。在航空航天、电器电子、分离膜、燃料电池等高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聚砜也是一种工程塑料,它的综合性能,不如聚酰亚胺,它的优点是比聚酰亚胺便宜。

    聚酰亚胺通常由二胺和二酐单体聚合制备。由于工业上二酐单体的种类有限,且价格较贵。因此,聚酰亚胺的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

    本项发明技术,采用工业上便宜的氯代苯酐和芳香二胺为原料,方便的制备了可聚合的单体,它与二氯而苯砜共聚合,可制备聚砜-聚酰亚胺材料。这个共聚物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为3170C;重量损失10%的热分解温度为4500C;弹性强度:158MPa;模量:3.3GPa;断裂伸长率为7%。这个材料还可以溶解在NMP等极性溶剂中,因而,可加工成薄膜制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