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利用全息法调整25米射电望远镜天线面板取得成功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5-06-14 【字号: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利用全息法对25米射电望远镜进行了天线面形检测,并对天线主反射面面板进行了调整,最终的面板表面均方根误差小于0.40毫米,优于天文站过去公布的25米射电望远镜天线系统性能主面板精度0.65毫米的指标。

    乌鲁木齐天文站25米天线系统经过十多年来的长期运行,系统老化趋势严重,面板精度降低。为改进面板精度,尽可能地提高高频波段的天线效率,需要对天线进行全面的维护,调整天线面板。

    利用全息法进行天线面板校正以提高天线效率是国际上一项领先水平的技术在国内尚无先例,乌鲁木齐天文站对此项技术的发展密切地关注着。早在2002年7月,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的Ernst Fürst教授在天文站访问时,就请他介绍了Effelsberg利用全息法对其100米天线进行天线面板测量校正的情况,随后应站长王娜邀请,全息法测量专家、澳大利亚国家天文台(ATNF)的Michael Kesteven工程师于今年5月份如期来到乌鲁木齐。

    此前,乌鲁木齐天文站的工作人员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Michael Kesteven工程师抵达后,首先检测了接收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以及卫星信号的相位和幅度稳定性。根据Michael Kesteven的要求,天文站工作人员又更改调整了带通滤波器和中频放大器,还调整了扫描控制程序,并加入了天线指向检测部分。在各项工作准备妥当后,于5月9日进行试观测粗测,得到了天线的方向图和相位误差图。

    初测的处理结果说明接收机硬件系统稳定可靠,观测软件与处理软件配合完善。在精确观测工作中,该站获得了精确图像,调整前的主反射面的均方根误差为0.75毫米,经过调整,最终主反射面的均方根误差优于0.40毫米。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