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学普及 > 工作动态

深圳先进院举办“创新知行荟”科普活动

2017-08-21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字体:

语音播报

  8月20日,高端科普活动“创新知行荟”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活动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办。

  活动中,深圳先进院博士吴新宇作了题为《走进千家万户的服务机器人》的主题报告,吸引了300多位听众。吴新宇介绍,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是一款基于人体工程学仿生设计的腰部助力外骨骼,该外骨骼最大的特点是拥有两个仿生自由度,使用起来无束缚感,基于CAE的点对点补强优化设计使得整体轻量化;内部创新独特的电机减速器的机械离合设计仅在需要助力时外骨骼才运作,对人体运动无任何阻力,极大节约能耗;系统具有在软件程序、位置检测硬件和结构限位机械三方面保护穿戴者的安全;运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来实现运动意图推断及人机协同控制策略,且易穿戴、可负载起20公斤的重物。由于机场搬运工在搬运行李时,易伤及腰部,所以使用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可减少腰部劳损,保护工人的腰部健康,该项目有望年底在香港机场试用。

  吴新宇的研究团队已成功研制出的穿戴式康复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柔性驱动全身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脑中风后遗症、偏瘫、截瘫以及行走不便的老人重新站立行走。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机器人与人体生物力学工程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利用小型化的动力系统及欠驱动机械结构支撑病人身体,通过大量临床实验规划出符合康复机理的步态并运用柔性控制辅助穿戴者稳定行走,该机器人穿戴简便,操作简单并能够因地制宜的实施各类康复训练,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已实现两例截瘫病人在无帮助条件下穿戴行走。为了满足人机互动机器人对安全性及舒适性的要求,吴新宇团队研制出柔性驱动全身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与传统增力型机器人相比,把驱动集中安置在机器人的控制箱里,通过多路双向钢丝传动把力量传递到任意关节上,具有高度的柔顺性和安全性。

  深圳市科协科普和学会部部长孙楠致辞中表示,希望更多的高端科研人才参与科普传播,为市民带来精神盛宴,政府将不断推动最新研究成果与产业界紧密结合,形成更强的高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知行荟”活动通过邀请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影像产业、脑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分享,通过专题演讲、圆桌对话、成果展示等形式,向广大市民传递最新科研与产业进展。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