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7月8日,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第110期科普讲堂,国家动物博物馆标本馆昆虫分类学研究人员刘晔从昆虫的形态、习性以及采集等方面与观众进行了交流。
刘晔通过PPT展示了常见的动物种类,让小朋友分辨哪些是昆虫,小观众们几乎全部辨认出来。如何识别昆虫、昆虫分类是昆虫研究中的难题,由于昆虫的个体较小,昆虫特征识别须借助设备才可完成。刘晔展示了蛾子和蝴蝶对比的图片,色彩艳丽的是蛾子(马达加斯加太阳蛾),其貌不扬的却是蝴蝶(锉灰蝶)。蝴蝶和蛾子不能仅从色彩和外形来区别,最准确的方式是通过触角来进行区分,蛾子是羽状触角或线状触角,蝴蝶则是棒状触角。甲虫外形奇特、色彩艳丽,是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一类昆虫。刘晔通过漂亮的图片向大家介绍了甲虫的身体结构和常见种类,有威风的独角仙、色彩各异的步甲和锹甲。刘晔还介绍了常见的蜻蜓目、螳螂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的特征和习性,风趣幽默的小故事让现场时不时响起笑声和掌声。
刘晔谈到昆虫种类繁多,在生态系统中承载着重要作用。植物传粉依赖昆虫完成,对生态系统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部分昆虫可食用如蝉蛹、蝗虫等,昆虫食品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同时,昆虫也给人类带来困扰,如蝗虫成灾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破坏,城市中的蟑螂、苍蝇等是多种病菌的传播者。
刘晔以其研究经历为例,介绍了研究昆虫过程中如何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的相关知识,刘晔展示的各种专业的采集设备让大家大开眼界。野外昆虫采集过程既有趣又辛苦,昆虫采集是以研究为目的,昆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此次讲座使得小昆虫爱好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在暑假里更多的走近自然,去亲近昆虫朋友。
展示专业采集设备
活动现场
左:马达加斯加太阳蛾 右:锉灰蝶(图片来源自网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