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自然-物理学》
科学家获得玻色子偶极基态分子碰撞稳定气体
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Sebastian Will研究小组获得了玻色子偶极基态分子的碰撞稳定气体。相关研究成果9月4日在《自然-物理学》发表。
研究团队通过采用微波屏蔽技术,成功地稳定了强偶极NaCs分子的玻色子气体,将损失率降低到1/200,寿命达到了1秒的数量级。此外,研究人员还测量了高弹性散射率,并表征了由强偶极相互作用引起的各向异性。最后,他们成功演示了玻色子分子气体的蒸发冷却,将相空间密度提高了20倍,达到了36(5)nK的温度,使系统达到了量子简并的边缘。这项研究表明,人们向生成偶极分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生成偶极量子物质的强关联相打开了大门。
据悉,偶极分子的稳定超冷系综为多体量子物理学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高非弹性损失率一直是一个长期的挑战。近年来,费米子分子的气体在基态下通过施加外场实现了有效的稳定。然而,对于玻色子分子气体来说,它可能提供了通往不同多体量子系统的途径,但是否能实现类似的损失抑制尚不清楚。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67-023-02200-6
《细胞》
促皮质素释放激素信号抑制与熟悉小鼠互动
西班牙神经科学研究所Felix Leroy团队发现,从前额叶皮层到侧间隔的促皮质素释放激素信号抑制与熟悉小鼠的互动。相关论文9月4日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
研究人员确定了小鼠前额叶皮层下边缘区(ILA)中表达神经肽促皮质素释放激素(CRH)并投射到头端侧间隔(rLS)背侧区域的神经元。研究人员展示了在与熟悉的小鼠相遇时CRH的释放如何解除对rLS神经元的抑制,从而抑制与熟悉的小鼠的社交并导致社交新颖偏好。研究人员进一步证明了CRH在ILA中的表达是如何在幼鼠出生后头两周内成熟的,从而实现了从幼鼠对同窝小鼠的偏好到成年小鼠对新小鼠的偏好发育转变。
据介绍,社会偏好,即决定与同一物种中的一个成员而不是另一个成员进行互动,对于优化社会互动至关重要。因此,成年啮齿类动物倾向于与新的同种动物而不是熟悉的同种动物进行互动,但这种社会偏好是否源于促进与新个体互动或抑制与熟悉个体互动的神经回路仍不得而知。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8.01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