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风云三号G星首套图发布

2023-05-16 光明日报 袁于飞
【字体:

语音播报

5月7日16时35分,风云三号G星降水测量雷达捕捉到海南与广东阳江附近降雨的三维立体结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

  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降水星)首套图15日正式对外发布,此次发布的风云三号G星上配备的六大载荷的监测图像,展示了不同层次降水的三维立体结构,有利于更好地监测和预报灾害性降水系统。 

  据介绍,风云三号G星六大载荷包括降水测量雷达、微波成像仪(降水型)、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降水型)、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等4台业务载荷和短波红外偏振多角度成像仪、高精度定标器等两台试验载荷。

  降水测量雷达是风云三号G星上的主载荷,也是国内首台星载降水测量雷达,主要用于灾害性天气系统的降水监测。它采用了Ku+Ka双波段,可清晰观测台风、暴雨、暴雪等降水系统的内部三维立体结构。

  5月7日,华南出现强对流天气系统,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风云三号G星清晰捕捉到这一降雨云系的三维立体结构。

  风云三号G星上配备的试验载荷短波红外偏振多角度成像仪,使国内首次具备短波红外波段的偏振多角度卫星观测能力,它获得的偏振信息呈现独特的“云虹”特征,可用于有效识别水云,反演云滴有效半径,提高在天气预报、气候变化和地球环境等领域监测能力。

  据了解,风云三号G星于4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继美国、日本联合发射专用降水测量卫星之后国际上第三颗主动降水测量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同时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 3年未停!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大宇宙爆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