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小柯”秀

2022-06-27 中国科学报
【字体:

语音播报

  《细胞—代谢》

  科学家绘制小鼠糖尿病肾病单细胞转录组图谱

  美国华盛顿大学Benjamin D. Humphreys研究组绘制了小鼠糖尿病肾病(DKD)对治疗反应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

  研究人员使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分析了鼠DKD模型对5种治疗方案的反应。约100万个细胞的图谱显示所有肾细胞类型对DKD及其治疗的异质反应。单一疗法和联合疗法都针对不同的细胞类型,并诱导不同且不重叠的转录变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近端小管S1段的早期影响表明该类药物可诱导禁食模拟和缺氧反应。糖尿病下调了近端小管中的剪接体调节因子丝氨酸/精氨酸丰富的剪接因子7(Srsf7),而SGLT2i专门拯救了该剪接体调节因子。

  Srsf7的体外近端小管敲低诱导促炎表型,暗示选择性剪接是DKD的驱动因素,并表明SGLT2i调节近端小管选择性剪接是该类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2.05.010

  《细胞—干细胞》

  淋巴管是调节肠道干细胞活动的信号枢纽

  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Elaine Fuchs和Dana Pe’er研究组合作发现,淋巴管是调节肠道干细胞(ISCs)活动的信号中枢。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日出版的《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研究人员报告了与 ISC 密切相关的肠隐窝底部的淋巴网络。利用体内功能丧失和淋巴管—类器官共培养,他们发现隐窝淋巴管维持ISC并抑制其早熟分化。将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学配对,他们应用贝叶斯棱镜对空间特征内的表达进行去卷积,并开发SpaceFold以在高分辨率下稳健地绘制生态位图,将淋巴管作为一般隐窝和ISC的中央信号枢纽。他们将 WNT 信号因子和迄今为止未被重视的细胞外基质蛋白REELIN,确定为直接控制ISC再生潜力的隐窝淋巴信号。

  据悉,ISC对其局部微环境作出反应,以满足对组织更新的持续需求。这些生态位和潜在通信途径的复杂性尚不完全清楚。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2.05.007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 科学家制造奇异物质“四中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