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在全球范围,脊髓损伤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但针对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却是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脊髓损伤可视为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通常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在损害的相应节段会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因此,瘫痪和感觉丧失往往是脊髓损伤的医治重点。但是,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即从平躺坐起来或站起来时无法维持正常血压,却是一些脊髓损伤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乔治里·库提恩、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科学家艾伦·菲利普斯及其研究团队,此前曾开发过一种“神经假体”装置,可以提供电刺激,帮助恢复脊髓损伤致瘫患者的行走能力。此次,团队成员改造了这个系统,让它生成一套刺激程序,对参与血压调控的神经回路进行调节——这些血压调控因脊髓损伤而失调。
实验证明,这种神经假体可以长时间、快速地调节脊髓损伤啮齿动物和非人灵长类模型的血压。研究人员还在血压不稳的人类脊髓损伤患者中测试了该装置,结果显示,这个神经假体让患者的血压恢复了正常。
研究团队指出,现阶段仍需开展临床试验来评价这种疗法在脊髓损伤不同阶段的安全性和疗效。
在与研究论文同时发表的一篇“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夏洛茨维尔分校科学家帕特里斯·古耶奈特认为,新出现的这种方法很有希望替代现有疗法,但还要关注该研究的下一步进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