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化石

2020-12-20 光明日报 张士英
【字体:

语音播报

  记者18日从白垩纪黑龙江海伦生物群化石研究调查成果发布会上获悉,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化石。

  据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树臣介绍,自2018年起,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多名古生物学家对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动植物化石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了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个以白垩纪树蕨茎干化石为主的生物群。目前已发现白垩纪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龙化石和鳖化石等十几种。这些化石的发现为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恐龙时代古生态、古气候、古环境、古植被演变提供了重要证据。”

  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位于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峡谷上接小兴安岭余脉,下至海伦市东方红水库上游,谷长10余公里,是小兴安岭西坡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该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森林更新演替良好,物种多样性丰富。2018年以来,海伦市先后三次邀请多所国家权威机构的古生物学专家前来考察研究。

  “此次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呈砾石态广泛分布于河谷中,产出量大。化石个体较其他地区的大。化石类型丰富,既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又有恐龙、龟鳖类等爬行动物。”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程业明说,“其中大量登普斯基蕨茎干化石的发现也为中国白垩纪地层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代地层的对比提供了证据。”

  根据研究,程业明推断,海伦地区在晚白垩世为舒缓的滨浅湖环境,河流纵横,海伦大峡谷正处于河流和湖泊交汇处。当时气候应温暖湿润,植被茂盛,蕨类植物和松柏类裸子植物生长,湖岸有龟鳖类、恐龙类等其他脊椎动物生活和繁衍,形成良好的陆相生态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张立东通过调查发现,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主要有白垩纪树蕨类、苏铁类、松柏类3大类植物化石和古生代原生动物蜓类化石、无脊椎动物腹足类、爬行动物龟鳖类和恐龙骨骼3大类动物化石。通过综合室内整理和区域地层对比,初步认为海伦大峡谷地层应属于晚白垩世-新近纪地层。

  专家认为,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的发现为探讨东亚、西欧和北美地区白垩纪植物群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该地古生物化石硅化程度高,古生物本身结构构造保存完整,且具有典型环境指示特征,是展示地质历史变迁、化石埋藏和发掘的极好地球科学科普场所,应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和保护利用。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 “糖衣”告诉细胞何时造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