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白垩纪恐龙化石中发现血液寄生虫

2020-11-02 新华社 赵焱 陈威华
【字体:

语音播报

视觉中国供图

  巴西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白垩纪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恐龙化石中发现了一种血液寄生虫的微小化石。

  此前,科学界仅在琥珀中的昆虫身上或者动物粪便化石中发现过史前寄生虫化石,这是首次在宿主体内发现。

  巴西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圣卡洛斯联邦大学和坎皮纳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只泰坦巨龙(白垩纪的一种草食恐龙)的化石中发现了这种寄生虫化石,它可能与恐龙生前所患骨髓炎有关。

  参与研究的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的阿莉内·吉拉尔迪介绍说,2017年,他们注意到这只泰坦巨龙的化石上有一些海绵状肿块。随后,坎皮纳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了显微镜和断层扫描技术来研究这些骨头。

  经过分析,他们发现这只泰坦巨龙生前患有骨髓炎,造成了骨头变形。他们检查骨头后发现,骨头的血管通道中还有微小的生物化石,进一步探究后确认是一种血液寄生虫的化石。

  坎皮纳斯大学研究人员蒂托·奥雷利亚诺说:“当我们发现这些在骨头中的微小化石是寄生虫时,有些不敢相信,因为此前还没有公开发表过的类似发现。但我们不知道是寄生虫导致了骨髓炎,还是骨髓炎导致寄生虫出现,我们将继续研究下去。”

  吉拉尔迪说:“这是一项组织学、病理学和古生物学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骨髓炎疾病的发展以及人类骨髓炎的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印 责任编辑:张芳丹
  • 旋转方向揭开黑洞“配对”秘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