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发展可再生能源需保护生物多样性

研究指出,应科学规划相关采矿行为

2020-09-02 科技日报 张梦然
【字体:

语音播报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日发表的一项环境及能源研究指出,随着更多矿区开始为生产可再生能源提供材料,需警惕未来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或将进一步增加。

  生产可再生能源对于缓解气候变化来说必不可少。不过目前,全球能源消费只有17%来自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基础设施会耗费许多金属,需警惕其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威胁,并应及时采取相应战略规划。

  鉴于此,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员劳拉·桑特尔及其同事,此次绘制了“全球矿区地图”,并评估了这些矿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重合。研究团队发现,采矿可能会影响到约5000万平方公里的地表,而82%矿区都面向生产可再生能源所需的材料。分析矿区与保护区的空间交叉,他们发现8%的矿区与国家划定的保护区重叠,7%与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重叠,16%与剩余荒野(被认为是阻止多样性丧失的优先保护重点地区)重叠。

  研究团队还发现,为生产可再生能源提供材料的待投运矿区占更大比例(接近84%),而已运行矿区的这一比例在73%左右。他们同时观察到,相比面向其他材料的待投运矿区,面向可再生材料的待投运矿区在分布上显得更密集。

  研究人员认为,增加矿区范围和密度将对生物多样性构成额外威胁,如果不进行战略规划,对生物多样性的这些新威胁或将超过气候变化减缓所能避开的威胁。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 太空用新型电池问世
  • “小柯”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