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恐龙撑起庞大身躯 海绵状骨小梁或起关键作用

2020-08-26 科技日报 聂翠蓉
【字体:

语音播报

  恐龙复原图图片来源: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

  恐龙可以算是地球上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动物,曾与生有鳞片和羽毛的动物共同漫步地球。作为长脖子四足食草恐龙,鸭嘴龙骨骼是如何支撑其8000磅(约3500千克)的体重?一项新研究显示这与恐龙的骨骼特质有关。

  近日,一个由古生物学家、机械工程师和生物医学工程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论文指出:鸭嘴龙和其他恐龙具有与哺乳动物和鸟类完全不同的骨小梁结构,这是能支撑其体重的关键所在。

  美国南卫理工会大学古生物学家、论文作者之一托尼·菲奥里略说,骨小梁组织是骨髓腔中不规则网状立体结构,类似于火腿或牛排中的孔洞结构,鸭嘴龙的骨小梁是一种特殊的轻质结构,是存在于股骨等骨头末端的海绵状物质。之前没有科学家研究过恐龙体内的这种骨骼组织的特性。

  研究人员详细扫描了骨骼组织,并结合一种名为“有限元分析”的工程技术,首次对恐龙骨骼结构与运动间关系进行了评估,发现恐龙的骨小梁组织结构与哺乳动物不同。“与哺乳动物和鸟类不同,恐龙骨小梁的密度不会随着体型增大而增加。如果没有这种适应性改变,支撑鸭嘴龙所需的骨骼结构将非常沉重,恐龙将很难移动。”菲奥里略说。

  为何恐龙能够支撑庞大的体型,而现在的动物没有这个能力?研究人员认为,恐龙为卵生而非胎生,这使恐龙得以摆脱一些决定哺乳动物体型的生物限制。在对质量轻、强度大的桥梁或飞机等进行设计时,科学家们或能从恐龙骨骼中获得灵感。

打印 责任编辑:张芳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